―
全球儲能市場飆速‧台灣急起直追―
新聞出處:YAHOO新聞(2022/08/28)
進入21世紀後掀起的電業自由化風潮,儲能系統廣泛應用於輸配電端頻率調節需求。2010年開始節能減碳成為全球趨勢,越來越多國家推出獎勵政策而促使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持續增加,進而帶動儲能需求穩定成長。2022年來隨著歐美國家疫情逐步受到控制,部分國家政府將綠色經濟作為疫後復甦之政策工具,推動再生能源與電力基礎建設發展,讓定置型儲能市場得以逆勢增長。根據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的資料指出,2021年新增裝置量成長逾兩倍,全球市場規模約達78億美元。
美中歐 未來儲能三大市場
市場研究機構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發布的《2021 Global Energy Storage Outlook》報告指出,2020年全球電池儲能系統累積安裝量為17 GW/34 GWh,預估至2030年將增長至385 GW/1028 GWh。其中定置型儲能系統將呈現爆發性成長,約可吸引約2,620億美元的投資。由於美國政府於2021年底通過『重建美好未來法案』將再生能源投資稅收抵免(ITC)延長10年,將刺激太陽光電+儲能電廠興建潮,進一步帶動儲能系統龐大需求,預計儲能裝置在2030年達到100GW,美國仍占據市場領頭羊的腳色。中國已宣示將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且2020年儲能裝置量已突破GW門檻,目前政府訂定2025年裝置規模達到30 GW的目標;中國將在未來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上述所提光是中國跟美國便將占全球設置量的一半以上,而其他主要國家市場還包括德國、英國、印度、澳洲、和日本。從區域來看,到2030年亞太地區的累積設置量(GW)將領先其他地區,但美國儲能設施通常擁有較長的儲能時數,故以GWh估算的設置量美洲將位居第一;最終美國、中國和歐洲在2030年的儲能市場合計占比將高達80%。
全球儲能產業鏈發展趨勢:電池製造商正往儲能系統整合商靠攏,產業鏈將會走向寡占及客製化。『儲能系統整合』商是將各模組和軟體整合成可安裝於不同電網應用的儲能產品。電池儲能產業可分為『電池』、『電力轉換系統』、『能源管理系統』與『儲能系統整合』等四大類。其中『電池』包含電池材料、電池芯、電池管理系統製造商和電池模組組裝商;目前電池廠商都幾乎只生產鋰電池。而『電力轉換系統』則涵蓋設備及IGBT、電阻器、驅動電路板、功率轉換器、濾波電容器、斷路器等組件製造商。
更多新聞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