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電入夜歸零 專家︰儲能須快馬加鞭―
新聞出處:自由時報(2022/03/06)
台灣一年間就發生三次影響百萬戶以上的大規模停電事故,國內電力專家認為,想要縮短能源轉型的陣痛期,勢必要讓相關電力儲能建置再加快,跟上種綠電的速度。台灣採集中式電網,電力系統要保持在60±0.2Hz的頻率,重大事故發生會讓頻率瞬間驟降,電網為避免崩潰會自我保護,因而啟動『低頻卸載』,先拉掉用戶的用電、減少需求,讓電網頻率盡快回到平衡;此次三○三大停電,頻率從60Hz一瞬間降到58.8Hz,非常罕見。
『我國電網韌性因為大量再生能源進來,複雜程度變得很高』,台電董事長楊偉甫在事故當晚的記者會直言,國內電力結構因再生能源產生變化,三○三大停電跟去年五月兩次停電雷同,晚間因為光電歸零,電力供給減少,但民眾返家增加用電,而發電機組能否順利回歸則添變數。
不具名電力專家分析,三○三復電速度不如預期,會拉到這麼長時間,甚至停電最長達十二小時之久,還是因為太陽光電在電力系統的份量已經不可小覷,儲能設施的發展更需要加快速度,但目前來看,儲能設備的成本依舊不低,擴大發展有可能形成電價負擔。太陽能業者即呼籲政府應鼓勵業者蓋太陽能電廠時一併建置儲能系統,並在躉購費率給予額外加碼。因入夜後光電消失,倘若光電能妥善儲存,便能即時供電。
更多新聞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