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部
NEWS
時事報導
― 太陽能業者衝刺漁電共生‧漸有實績貢獻―
新聞出處:科技新報(2021/09/09)
為達到國內 2025 年太陽能發電 20GW 的目標,漁電共生案場為政府推動的重點之一,養殖業者也有意願以增加銷售綠電做為第二收入,再加上有額外的躉購費率補貼,及中南部日照條件佳,漁電共生案場的投資案也日益增加,而國內太陽能業者包括聯合再生、元晶,安集、茂迪以及中美晶,也都將漁電共生案場視為努力爭取模組訂單的目標,也漸開出實績。

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同業工會表示,漁電共生案場必須具備諸多條件,包括要取得100%的養殖戶及地主同意,以及遮蔽率不超過4成,且要維持產量7成等要求,藉此在兼顧養殖戶及地主的權益之下,達到『養殖為本,綠電加值』效益,非常考驗電廠業主、養殖戶、地主以及地方政府互相的溝通協調能力。聯合再生是在2020年時即拿下包括台南及屏東地層下陷案場、雲林及嘉義漁電共生等大型標案的模組訂單,總合約近300MW,預計之後還會有一個100MW以上的漁電共生的案場,在漁電共生領域的衝刺也相當積極。

元晶則在2020年底與國內某能源開發公司簽訂120MW太陽能模組銷售合約,為最大的漁電共生案場,2021年起陸續出貨,該電廠位於台南,模組總出貨片數近36萬片的水準。安集第一個漁電共生案,即擬與養殖白蝦的團隊合作在雲林興建案場,案場量為2MW,估第四季併網,由安集負責興建室內養殖漁場以及屋頂太陽能模組,再將此建築物租給養殖團隊養白蝦,公司擬完成此示範案場後,再去評估其他案。另外,茂迪、中美晶對於國內太陽能市場的爭取,也將漁電共生列為重點目標之一;惟業者面對到的共同問題,無論是在政府或與漁塭業主的溝通協調以及審核過程,都仍是相當耗時,造成漁電共生的案場的開出速度仍有加速的空間。

經濟部訂定,目標在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20%,預計2025年太陽光電裝置容量達20GW,截至2021年7月裝置容量達到6.73GW,等於未來4年,國內太陽光電裝置需要趕進度的安裝併網,才有機會達到2025年政策目標的20GW水準。
更多新聞相關報導
聚恆科技節能網line群組
站內素材版權聲明
※本網所使用之素材或文案資料,如沿用自其它網站,本站一律會附註資料來源。
※未標註來源之資料一律為本公司版權所有(部份工程案例圖片版權為本公司或其施工單位、業主所有),如欲轉用於其它網站,請來信告知或附註本網網址。產品型錄部份如有標識HENGS LOGO的版權皆為本公司所有,其餘資料來自於原廠公司所提供。
Copyright Hengs Technolo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Since 1998.